这是闻名世界的德国最伟大的画家丢勒的不朽之作,这双在美术史中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手,几百年来一直感动着我们,也成为无数钢笔画作者临摹的范本。
翻开世界美术史,从欧洲文艺复兴至今,各国绘画大师如希施金、伦勃朗、毕加索、马蒂斯、丢勒、荷尔拜因等均留下了大量可观的钢笔画传世杰作,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在钢笔画传入中国的一百多年里,中国钢笔画曾以独特的风貌成为中国美术不可忽视的一个门类。尤其是在插图和连环画领域,钢笔画以其材料简便易寻、印刷成本低且视觉冲击力强的优势脱颖而出,当年那些优秀的钢笔连环画作品曾激励了大批年轻人走上绘画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画、油画等画种日益繁荣,钢笔画创作每况愈下,基本用于手绘建筑效果图等实用美术作品中。2014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钢笔画学术展”首次展出,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吸引了众多的职业画家和美术爱好者,也使钢笔画这个曾经小众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为有着广泛受众群的独立画种。
2021年10月25日,“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沈阳站在辽宁美术馆开幕。本届新钢笔画学术展仍然以学术为先导,旨在进一步提高钢笔画的审美品格,发挥出展览的学术引领功能。让我们通过以下短片了解这次展览。
本届展览共收到投稿作品1500余件,共评出144件入选作品参展。本平台近阶段将连续推出部分入选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钢笔画下的故事吧!
这幅画描绘了普通农民家庭幸福的生活瞬间。“东方红”牌拖拉机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的车轮缓缓前行,一台拖拉机,一种现代的农业耕种机械,是国家快速发展的缩影。通过这一最常见的农家夫妇互相依偎的劳作和生活场景,表现出中国农民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
梁柱,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建筑设计学会高级室内装饰设计师。2021年,作品《东方红》入围“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作品《筑梦中国之穿林海入云霄》入选“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
在翻看老版人民币收藏册时,我看到第三套1元面值人民币上的拖拉机,发现“东方红”是拖拉机的品牌,它寄托的是国家的希望,这是中国首台自主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从此开启了农业现代化之路。这一壮举,不难让人感受到那个饱受摧残的时代,一代代人在煎熬中走过。而在那一刻,亿万同胞们经过艰苦岁月后,终于翻身做主人,发出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
时至今日广大农村进一步实现了华丽的转型,如何表现新时代农村的变化?一对普通农民夫妇互相依偎,一起快乐劳作的形象在头脑中便清晰可见。从构图寓意考虑,拖拉机迎面而来,而前方正是我们,朝着老一辈人期望的方向前行银河Galaxy。这画面的视角,又好像是我们在回看父母那一辈人的生活变迁。
画中是两名消防员在灭掉火灾后疲惫休息的形象。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英雄,才使我们拥有平安美好的生活。他们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却用自己的身躯甚至生命无私奉献社会。我以黑白的钢笔画为英雄塑像,他们的形象很普通,精神却让人感动,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他们,了解他们背后的付出。
王淑苹,山东烟台人,1977年出生,高级讲师。作品多次入选中美协、山东省美协以及山东省教科院举办的各类展览,钢笔画《山河无恙 我自安然》于2021年4月入选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等。
当今社会有许多让人敬佩的职业,消防员就是这样的职业。我一直想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搜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直到找到这个素材,给我的内心极大的触动。我决定用一幅黑白钢笔画,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表现疲惫而又安详休息的年轻面孔,展现英雄默默付出的背后故事。可能在很多人的心中,英雄人物是高大、伟岸的,但我用钢笔画的绘画方式表现出他们普通人的一面。希望我们都能记住这些他们、学习他们,为我们的国家贡献力量。
在祖国美丽的青藏高原,他们在土地上安身立命,他们的生活也许平凡而琐碎,但热爱土地的他们却拥有幸福丰满的表情。他们每一条皱纹里的悲欣,每一个笑容背后的感恩,都是对生活真切的表达。
柴春雷,辽宁朝阳人银河Galaxy,199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钢笔画艺委会副秘书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21年,钢笔画《吉祥·高原红》入选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并获得入会资格。
锦绣山河,伟大人民,心中所有的祈盼无非是吉祥与红火,这是我这副画创作的淳朴初心,是尝试,也是突破。用表情表达故事,用热爱更好地创作,一直是我作品的精神主旨,不刻意,不矫饰,但反复推敲琢磨,我只想用我的画面诉说。我是作者也是歌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感动我,也能感动你,我们在生活中相逢,在作品里邂逅,在偏远的小城,沐浴阳光恩泽的同时,我把民族团结,幸福生活,光辉历程都呈现于纸上,用朴素的、执着的、激荡的情感深情述说。我的作品无论优劣,只因是真实的,也是赤诚的。
2020年的5月12日,汶川地震已过去12年,江苏南京汶川地震搜救犬沈虎遗像落成。沈虎的训导员、退役消防战士沈鹏抚摸拥抱雕像,泣不成声。这幅画就讲述了搜救犬沈虎的故事,它在废墟残骸中银河galaxy官网寻求生命的痕迹,在恶劣条件下翻找埋藏的奇迹。它是勇士,更是天使,选择了忠诚,然后就倾尽一生去奉献。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公平对待。
张思嘉,1997年出生于河南,2016年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进入四川美术学院个性化培养特色工作室-乡村振兴与民艺活化工作室(公共艺术),2020年9月至今在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连环画的表现形式与绘画语言研究。
2001年,我国成立了第一支专业搜救犬队,它们出现在青海玉树的地震现场,克服高原反应冲在救援第一线;它们埋头于吉林特大火灾的废墟中,透过毒气寻找人类生还的可能;它们奔走在四川茂县山体崩塌的碎石间,磨光指甲、刨裂脚垫也不停歇……它们付出一生,只为保我们的平安。
我创作《废墟天使》旨在利用巧妙的构图与富有力度的钢笔线条重现一幕幕灾难中的感人画面。通过画面真实再现,唤起观者对搜救犬乃至犬类的重新认识,不要在危难之时才想起它们的价值!
“木槿昔年,浮生未歇。”画中,少男少女们在树林间游戏、玩乐,美好的时光也让人多了一份韶华易逝的感叹。请珍惜一切的美好,因为时间从来都不会停止。
李雨薇,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在读研究生,沈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2021年作品《木槿昔年》入选第四届新钢笔画学术展、辽宁省“我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金牛迎春拜大年网络年”美术作品展等。
《木槿昔年》是一幅描绘林间场景的钢笔插图,青少年们在树林间跳绳、喂猫咪,在纷扰的社会中,固守一颗纯真的心。初次有这个想法,是因为看到一套关于童年游戏记忆的摄影作品,图中孩子们的笑仿佛可以治愈一切。因此试图在画中表现出青少年时最简单却可贵的模样。思想概念是构图的基础,完整的绘画需要深思熟虑,也需要反复推敲,如果观众能从画面中或多或少找寻到自己或朋友曾经的影子和记忆,那这幅画便充满意义。
军训是大学生们初入大学的第一课。这幅画并没有表现激昂火热的军训场景,而是描绘出轻松的读书情景,讲述了大学生军训不忘读书,努力向上的青春故事。
宋云华,出生河南南阳。2004年、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别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现为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2021年4月创作《我们爱读书》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等。
《我们爱读书》从社会视角、欣赏视角来描绘,尺幅小而场景大,将“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理念与装饰设计理念融入画面中;将平面构成与中国画聚散、虚实的经营位置相结合;运用平视图的构成原理将上百人物统一在曲折有序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我将钢笔画的写实表现与中国画的意象思维相结合,使画面表现的场景具有自由化与韵律化,让作品感动自己,感动观者,以美为媒,增强文化自信。
画中一位中年人行走在山野丛林间,我们仿佛能感觉到他身心的无比舒畅,微风从耳边划过,细流从脚底流淌,淡淡的花草清香萦绕,那是大自然带给人的享受。
王安兵,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于2021年入选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于2019年入选重庆市第七届美术作品展等,于2019年参加 “向人民汇报”重庆市美术作品迎春展,于2018年参加重庆市首届青年水彩·粉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许多生命被病毒夺走,宅在家中,静下心来画画,实在是一种享受,一种解脱。在时光流转间,不断重复机械的手部动作,让笔尖在纸上留下划过岁月的痕迹;在孤独中,听着笔尖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犹如一片梵音佛语,聊以在浮躁的红尘中寻找一丝心灵的慰藉。在此心境的享受中,创作了这幅《浮生半日闲》。
画中讲述了浙江荻港小镇里的一个茶馆,一位老者亏本生意做了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感人故事。从1966年起,潘平福开始经营聚华园老茶馆,就承诺低价供应茶水,为老茶客们无怨无悔服务了53年。老潘和他的“一元茶馆”,成为了各地广为流传的佳话,他的事迹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
王谟华,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201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等。于2021年入选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等。
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不仅要创作好的作品,同时也要寻找身边感人的故事来作为自己的创作元素来表现,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要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这组作品采用钢笔原有插图的表现形式,通过四幅场景来描述老潘的勤劳,不仅要给客人们泡茶理发,还陪客人们平时闲聊家常,从而通过四个不同的画面来表现老潘辛劳的一生。
画中表现了新时代老百姓幸福安宁的生活状态。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是某个点、某个场景、某件事情,只要我们对每件事都抱平常心对待,那就是幸福的表现。
陈建华,1977年出生,浙江天台白鹤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居上海。梁语文化、E库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自由画家、设计师。从小喜欢画画,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画展,现为台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由于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在家闲来无事便用钢笔、水笔、圆珠笔等涂涂画画,陆陆续续画了近个把月,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幸入选了此次学术展。其实这是我第一幅算得上是真正的钢笔画作品,也是我第一次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么静心的情况下、用钢笔水笔认认真真地画画(以前都是些涂鸦草稿类),这也使我从中感受到了钢笔画她那独特的自我魅力,我将继续努力画出更多的钢笔画佳作。
画中表现了建筑工地上的民工,高空作业,头顶烈日,他们忙碌的身影,背后是一个家庭的重托和希望。多劳动多挣钱,好让家人过得好一些,这朴实的愿望,代表了千千万万民工的梦想,朴实的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张效广,1978年生,2000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2007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于2021年4月《劳动的人》入选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2019年4月《回首 再出发》入选第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并获入会资格奖等。
我生活在豫西的一个小县城里,和我一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深深感动着我。一幅好的作品需要作者用心、用情去创作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生活中最平凡的点点滴滴和触动心灵深处的那一丝感动,用画笔将它们表现出来。所以,我的创作之路,就是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得到启发。希望通过对寻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事的关注,来表达我对现实生活状态的感悟和思考。
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以“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为主题,以现实主义手法讴歌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赞颂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无私奉献的奋斗历程,以此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
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时代感强,既有倾情描绘壮阔秀美的祖国山川,也有精细刻画各地民族的风景风情,既有展示表现国家生产建设的发展景象,也有热情讴歌人民生命力量的伟大赞歌……这些体现了广大美术家深扎于生活潜心创作的良好风气。更为可贵的是,在中国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钢笔画也涌现出了反映重大题材、宏大时代命题的优秀作品,抒发了美术家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憧憬。此外,作者们认真研究钢笔画的艺术技法,探索和拓展钢笔画艺术语言的表现性,使得展览具有了较高的艺术质量和学术水准。相信,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推广,将推动当代钢笔画走向新的发展时期。
2021年7月21日,“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在沪开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的展厅里,一幅幅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时代感强的新钢笔画,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细细赏析。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部钢笔画和水墨交融的音乐短片——当流畅的钢笔线条与优雅的水墨相结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请一起欣赏。
结束语:在很多人看来,钢笔画是较为冷门的画种。然而,钢笔画有着可以无限深入细节的特点,通过艺术的匠心,生发出美的活力。那一幅幅精细又栩栩如生的作品,重新点燃了我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让我们在一笔一画间,观照世界,反思自我。
承办单位: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民革上海市宝山区委、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张庙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鲁迅美术学院、 上海逸仙画院